2025-08-27 03:06:34
活性炭針對污水中難以生物降解去除的有機物進行脫除,如芳香烴、含氯/有毒酚類等,有著良好的吸附效果。COD是污水排放的關鍵性指標,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污水中剩余有機物,已在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流程中,成為有效的處理技術之一,得到較廣的應用。如印染廢水、焦化廢水、藥廠廢水等通常都有著色度高的問題。色度在常規污水一級二級處理中較難脫除,活性炭憑借其豐富的孔隙結構在脫除色度方面有極大的優勢,對于污水中顏色物質有的吸附效果。活性炭投加設備的料倉需做好密封,防止活性炭受潮結塊。上海國產活性炭投加設備售后咨詢
活性炭投加過程需嚴格把控**細節,避免健康風險和設備故障。操作人員需佩戴防塵口罩和防靜電手套,防止粉末活性炭吸入肺部或因靜電引發粉塵炸;料倉頂部需安裝布袋除塵器,將粉塵排放濃度控制在 10mg/m? 以下,同時設置防爆閥,當倉內壓力超過 0.1MPa 時自動泄壓。設備運行中需定期檢查螺旋輸送機的密封情況,若出現漏粉需立即停機,用壓縮空氣清理后更換密封墊。儲存環節,活性炭需遠離火源,料倉與熱源的距離不小于 5 米,且嚴禁與氧化劑混合存放。對于使用后的廢活性炭,需根據吸附污染物特性分類處置 —— 吸附重金屬的廢炭需作為危廢處理,而吸附常規有機物的廢炭可經高溫再生后重復利用,再生效率可達 80% 以上。上海國產活性炭投加溶解系統工業廢水處理中,活性炭投加設備可配合其他工藝使用。
活性炭投加系統活性炭投加系統是自來水廠、污水廠的重要工藝組成部分。整套活性炭投加系統從粉末的儲存、投加,混合,計量投加等過程,克服了以往人工投加精度不夠、粉末飛散、環境惡劣等各種問題。適用范圍袋裝活性炭粉末放在投料站拆包,通過粉體輸送泵將粉料輸送到活性炭粉的存儲料倉,通過給料機計量后,再由螺旋輸送機將粉料輸送到配制箱,通過注水、攪拌,形成活性炭溶液,用計量泵投加至加藥點,完成活性炭的投加。工作原理活性炭投加系統(干法投加)是指袋裝活性炭粉末經負壓投料站和氣流輸送系統打入料倉,然后由定量螺旋給料機送入射流混合器入料口,高速射流混合器的負壓將粉末活性炭吸入,通過水流的高速剪切力破壞了活性碳的自凝聚力,形成粉末活性炭漿,射入投加點的整套設備。
活性炭投加與其他水處理工藝聯用可產生 “1+1>2” 的協同效果。與混凝工藝聯用中,先投加混凝劑(如聚合氯化鋁)形成絮體,再投加活性炭,絮體可作為載體吸附活性炭,提升沉降速度,使活性炭的截留率提高 20%-30%;與臭氧氧化工藝聯用,臭氧可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,增強活性炭的吸附能力,同時活性炭可催化臭氧分解產生羥基自由基,進一步提升氧化效率,使 COD 去除率提升至 70% 以上。與膜分離工藝聯用,在膜前投加活性炭,可吸附水中的膠體和有機物,減少膜污染,延長膜的使用壽命,膜通量衰減速度降低 50% 以上。此外,與生物處理工藝聯用,活性炭表面可附著微生物,形成生物活性炭,實現吸附和生物降解雙重作用,降低活性炭的更換頻率。活性炭投加設備的說明書需妥善保管,便于查閱維護信息。
活性炭投加需嚴格遵循環保法規,覆蓋從原料采購到廢炭處置的全流程,避免合規風險。原料采購環節,所用活性炭需符合《水處理用活性炭》(GB/T 7701.4-2008),供應商需提供包含碘值、亞甲藍吸附值、重金屬含量(鉛<0.001%、砷<0.0005%)的檢測報告,禁止使用劣質或超標活性炭。投加過程中,粉塵控制需符合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》(GB 16297-1996),料倉頂部需安裝布袋除塵器,確保粉塵排放濃度<10mg/m?;設備清洗廢水需收集至廠區污水處理系統,經處理達標后回用或排放,禁止直接外排。廢活性炭處置是合規重心:若吸附了重金屬、持久性有機物,需按《**危險廢物名錄》歸類為危廢,交由持有危廢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置,轉移過程需填寫《危險廢物轉移聯單》,保存期限不少于 5 年;若吸附常規有機物,再生處理需符合《廢活性炭再生技術規范》(HJ 2039-2013),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需恢復至新炭的 70% 以上,且再生過程無二次污染。此外,需定期向當地環保部門提交投加量、水質處理數據、廢炭處置記錄,接受年度環保核查,確保全流程合規。設備運行記錄需包括活性炭投加量、運行時間等基礎數據。上海可移動活性炭投加設備售后咨詢
寒冷地區使用時,活性炭投加設備需做好防凍保護措施。上海國產活性炭投加設備售后咨詢
活性炭投加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依賴針對性維護,需按模塊制定維護計劃。原料儲存模塊中,料倉需每月清理一次內壁,用壓縮空氣吹掃殘留炭粉,防止結塊堵塞下料口,同時檢查料位計靈敏度,若出現誤報需校準傳感器;潮濕環境下還需在料倉內加裝除濕裝置,將濕度控制在 60% 以下,避免活性炭受潮變質。計量輸送模塊中,螺旋輸送機每兩周需檢查葉片磨損情況,當葉片厚度減少 1/4 時及時更換,齒輪箱每季度更換一次 46 號極壓齒輪油;計量泵則需每月校準流量精度,通過稱重法對比實際輸送量與設定值,偏差超過 ±2% 時調整泵體沖程。混合反應模塊中,攪拌器軸承每 3 個月加注一次鋰基潤滑脂,密封件每半年更換一次,防止漏水;靜態混合器每季度拆解檢查導流葉片,若出現變形或腐蝕需修復,確保混合效果。固液分離模塊中,沉淀池排泥閥需每周開啟一次,防止炭泥沉積堵塞管道;濾池反沖洗系統需每月測試反沖洗強度,若達不到 15-20L/(m??s) 需清理反沖洗水泵濾網,確保濾層再生效果。上海國產活性炭投加設備售后咨詢